中国老慢病协会和海南省华侨对外交流协会牵手共创中医文化传承
12月1日,中国老慢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司正军,带领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武汉和海南省华侨对外交流协会秘书长陈必勋见面,就中国中医文化传承深入座谈。
中国老慢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司正军(左)和海南省华侨对外交流协会秘书长陈必勋(右)亲切握手
中国老慢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司正军讲话
司正军说,今天有幸和陈必勋秘书长一起探讨中国中医文化传承,对慢病健康管理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以外,也谈到儿童和青年相关慢病的管理。从人口老龄化这个角度来讲,这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
过去我们提老年医学,现在我们讲的是健康老龄,或者是健康老龄化。们应该有两个概念:第一,我们要通过老龄之前的健康管理工作,使我们健康地进入老龄阶段;第二,怎么样用更好的现代科技手段和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做好服务,让他们健康老龄的阶段持续时间更长,享受到社会的幸福。
陈必勋说,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患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的等各种慢性病的人数确实越来越多;另外,环境污染,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还有压力负荷等各种因素等的影响,也会让我国慢病的人数持续增加,而且有的慢病呈年轻化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生活方式等不断发展和变化,慢性病越来越多,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妥善、科学地解决慢性病管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医改与全民践行“健康中国”的头等大事。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疾病负担日益沉重。慢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4.2%,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而且到2030年 , 65岁以上老年人会超过20%。
老年人中有75%左右的人会患有慢性病,也就是每4个人老人中就有3个有慢病。目前我国有1.5亿左右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更有不少人同时患有2-3种甚至更多种类的疾病。
中国巨大的慢病市场也引来药企巨头加速布局。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49亿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由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加重。数据显示,我国慢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全国约有2.4亿成人高血压患者,其中血压控制达标的仅有3740万人,占比约15.3%,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51.9%。
《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显示,70%国人有过劳死危险,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20%国人患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占86%。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培养人才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很多名中医都是深受家传氛围的熏陶,从小学起,日积月累,习练揣摩,才取得成就。因此,中医药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不断让孩子们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认同中医,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打造强健体魄。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一系列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校园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教师培训课程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常识。
引导孩子们关注中医药,首先要以学校为主阵地,让学生们能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学习中医药知识;其次要以社区为平台,通过举办义诊、科普讲座、展览展示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的中医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再次,中医药企业要践行社会责任,利用现有资源设立中医药文化基地、体验馆等场所,并开辟研学线路,让更多青少年深层次了解中医药文化。
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要积极构建立体多元化体系,助力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将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生活习惯植根在心中。
座谈会后,司正军常务副秘书长和陈必勋秘书长再次亲切握手,双方表示共同携手为中国的中医文化传承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