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伙在中国的“学农”时光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的导师宋有洪(右)在办公室内指导孔七(中)和其他学生学习。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右)和同学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样本。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实验室开展研究。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实验室开展研究。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21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图书馆内查阅书籍。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21日,孔七在安徽农业大学的图书馆内查阅书籍。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孔七(右)和同学在安徽农业大学散步。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左)和同学准备农药喷洒设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示范基地,孔七在试验田里查看玉米雄穗。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示范基地,孔七在试验田里查看玉米雄穗。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试验田查看玉米植株。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示范基地,孔七(右)在试验田里与同学交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示范基地,孔七(上)在试验田里与同学交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校园里打羽毛球。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校园里打羽毛球。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13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安徽农业大学,孔七在校园内与家人视频通话。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今年31岁的卢旺达小伙孔七是安徽农业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专攻玉米育种。2019年,孔七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在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下攻读硕士学位,并在校读博至今。
正值暑假,孔七和他的同学们仍在实验室里忙着观察花粉样本、采集实验数据。他关注的课题,是通过研究高温、干旱对玉米花粉的影响,来选育抗旱、抗高温的优良品种。他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样的研究很有意义。
“在我的家乡卢旺达,玉米是主要的作物之一,但农业技术相对落后。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愿意分享给有需要的国家。我想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为家乡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孔七说。
孔七将袁隆平视为自己的偶像,认为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解决了全球很多地方的吃饭问题,激励了不少像他这样的青年科研人员。“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让非洲出产的粮食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他说。
相关内容
- 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货运列车在昆明首发
-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互动引导活动
- 任建新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 “湾区升明月”2024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澳门唱响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海口开幕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运-20首次飞抵南非 亮相非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展
- 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津开幕
- 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启幕